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Game On!: Video Game History from Pong and Pac-Man to Mario, Minecraft, and More. By Dustin Hansen

(Amazon Link)

 #生動有趣的nonFiction

#只要少許電玩經驗即可上手
#讓我都對電玩產生崇敬心情了
Game On!: Video Game History from Pong and Pac-Man to Mario, Minecraft, and More. By Dustin Hansen
(reading level: unknown)
前陣子借了這本non-fiction 三百多頁的電玩歷史書,原本沒特別期待不太看non-fiction 且電玩經驗值尚淺的小米會願意看,但沒想到小米卻看得津津有味,還跟我說:「It is actually very interesting !」
好奇之下,也跟著看了。

畢竟一本電玩演化史,到底有什麼好看呢?

一看之下,很快了解這本書為什麼能擄獲小米的心。

身為玩家兼遊戲開發者的作者用很輕鬆與跟孩子對話式的語調來講述許多經典遊戲,除了遊戲本身外,他更重視於強調遊戲設計開發者/公司對於該遊戲的努力、堅持與用心,還講了很有趣的許多小故事。

簡單講幾個書中的例子:
像是有個性的遊戲設計者:
快打旋風的遊戲設計者Yasuda當初去應徵工作時,穿著睡衣打領帶就去了,問他為什麼穿睡衣來面試,他說因為那件睡衣是他唯一一件有領子的衣服。但上司反而看出他的藝術家與無所畏懼的自由性格而雇用他。

神奇的封面詛咒:
John Madden foodball (勁爆美式足球)這熱門系列電玩封面,自從改由NFL球員當封面明星後,18個曾任封面明星的球員中,居然有高達17個球星都在擔任封面的當季重傷退場或突然決定退休。(號稱Madden curse)

任天堂靈魂人物Miyamoto(宮本茂)
他卓越獨到的藝術與設計師眼光、對全家合樂的重視,讓他陸續帶領任天堂創造了瑪莉歐的成功、薩爾達傳說的引人入勝與瑪莉歐賽車的別出心裁等。總總創意的思維,不只為任天堂奠定了電玩市場中的地位,也一次次幫整個電玩遊戲開啟新視角。

也講了Atari這原本叱吒一時的電玩公司如何被自己做的爛遊戲拉下雲端。

我覺得這本書特別適合四年級到八年級左右的小朋友與小青少年,一方面作者的語氣幽默輕鬆,用十分故事性的方式來介紹電玩遊戲的發展史;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作者不只在談遊戲,而是在讓孩子知道,成功是來自於設計者的眼光與想超越前人的堅持,以及擁有「要做就要做得別出心裁」的態度與永無止盡的好奇與玩心....

記得曾有個朋友跟我抱怨:「為什麼我兒子什麼都沒興趣,唯一的興趣就是打電動?」,我只能推薦所有有同樣困惑的父母來看看這本書,也許,你也能從這精彩的電玩回顧中,了解電玩遊戲的美妙與玩家心態,而對孩子的著迷有更多的理解😉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Pumpkin Soup series. By Helen Cooper

(Amazon Links)


#會聯想到手足之情

#非常適合秋天
Pumpkin Soup series. By Helen Cooper
(reading level: L)
紐約的天氣漸漸變涼,許多人也都趁天氣好的假日出門賞楓、買南瓜與摘蘋果。微涼天氣下許多秋季佐料、食材、食品等也就自然隨處可見。其中,香濃的南瓜湯,便是許多美國家庭常端上桌的秋季代表湯品之一。

Helen Cooper 用三個角色:貓(老大)、松鼠(老二)與鴨子(老么)與南瓜湯為主軸,創作了非常有趣、彼此有所關聯、溫馨帶點冒險(?)的三本繪本。

三本繪本中,主要刻劃的主角(或惹麻煩的主要人物)其實是小鴨子。這個有點任性的小鴨,會讓我想到我家的丹丹,雖然偶而會服從姊姊的指示,但總是會突然任性起來,想要搶姊姊的工作。

老大(與老二)就覺得這老么怎麼這麼難搞、不聽話又挑剔,衝突或麻煩就自然而生....

我十分喜歡這系列的三本書的畫風,充滿了秋天橘色的溫暖感,而故事線也很風趣可愛。特別推薦給家裡有兩三個孩子,其中老么又是有點自由任性的家庭,共讀起來應該很容易有帶入感。

六歲的丹丹很喜歡,他似乎挺理解小鴨的總總訴求與感受,雖然他並不承認他很多時候跟小鴨一樣難搞。😅

這系列的前兩本有中文繪本,分別叫做【南瓜湯】和【一點點胡椒】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The Pushcart War. By Jean Merrill

(Amazon Link)

 #有中文譯本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少見談群眾運動的青少年小說
The Pushcart War. By Jean Merrill.
(Reading level: Y)

這本是以一種紀錄片的語氣在寫手推車集團如何對抗大卡車集團的故事。

故事裡描述曼哈頓有越來越多的大卡車馳騁其中,隨著卡車的體積越來越龐大,卡車司機也越來越像惡霸,在路權上更為專橫。有天,有個卡車司機不耐等待路邊賣花的手推車做生意,就直接將其撞開。隨著類似的霸凌事件越來越多,手推車的小販們決定開戰,對卡車進行反擊。雖然沒有直接的肢體攻擊,但小販們決定用吹箭攻擊卡車的輪胎,以造成大量卡車癱瘓的方式,讓市民們意識到紐約交通癱瘓的罪魁禍首是來自於過多龐大卡車的進駐。面對有市長照拂又有錢的三大卡車集團,非正規的推車小販們能否打贏這場推車之戰呢?

這本1964出版、現今已55歲的小說,它的劇情鋪陳並不是特別戲劇化,而是像紀錄片般的用鏡頭帶你關注書中的人物。雖然文字輕鬆且帶點風趣,但人物的刻畫偏向平鋪直敘且好壞分明:財團老闆與卡車司機就是壞又笨,小販們就有頭腦又有理想。

那這本書為什麼能被美國的學校圖書館學報選為「影響這個世紀的百大童書」且深受許多孩子喜愛呢?

因為這本書是少見能用完整且孩子能理解的輕鬆語調,來講一個小蝦米組織如何撼動財團而造成政策改變的故事。坊間雖然有數不清的小人物戰勝大壞蛋的故事,但通常都偏向個人英雄主義(或三五人組成的小團體)。但這本故事卻講了群眾組成的各種元素與運作方式,並讓孩子看到在抗爭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礙與如何重組攻勢。雖然主角不是孩子,但孩子群卻也能在這看似成人的角力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也讓孩子了解當抗爭引發了關注後,名人、媒體與社會的支持或反對,往往都是左右抗爭是否成功的關鍵。

這本書在美國中學常用來當ELA(英文課)或social study (社會科學)的教材之一,裡面有許多議題都可拿來讓孩子思辨與從中學習,所以這本書也常用來類比於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事件,讓孩子可從這「小抗爭」中學習到美國獨立戰爭的本質流程。

這本書不僅讓孩子理解民主國家中,以組織群眾運動、利用聚沙成塔的力量來影響掌握財力或勢力的財團或政府之方式,是民主社會的根本之一。也讓孩子看到在撼動的過程中,自然會帶來負面的不便與困擾(例如被射破輪胎癱瘓在道路上的卡車所造成的交通大亂),而這些不便,其實常是過程中的必要之痛。因為沒有不便、沒有衝突,怎麼有辦法引發社會關注與思考問題呢?

這本書應該不會受到強調秩序的父母的青睞,但我推薦給願意讓自己小五以上的孩子了解「為什麼這些人要抗議?」「為什麼這些人要造成別人不方便?幹嘛不要大家都照規定來或互相體諒就好?」的爸媽,介紹這本書給自己的孩子閱讀。😉

這本書也有中文版,書名叫做:【手推車大作戰】,台灣的小青少年們也能看喔🤓

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What do you do with a tail like this. By Steve Jenkins and Robin Page

(Amazon Link)

What do you do with a tail like this. By Steve Jenkins and Robin Page

(reading level: L)

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動物non-fiction的繪本,一方面讓孩子可僅看動物的某部位(鼻子、耳朵、尾巴、眼睛、腳、嘴巴)來猜是甚麼動物,還能連帶告訴孩子不同動物的不同形狀的身體部位,又是如何地發揮自己特殊的功能。

這本獲得凱迪克獎的繪本,不僅寓教於樂,插圖與內容也都精緻又掌握得恰到好處。丹丹看得津津有味,也發現有些動物還不好猜呢!看完之後,忍不住想再來多借幾本同作者的繪本。我覺得很多幼稚園以上的孩子都會喜歡這本書喔!

而且這本有中文版,中文書名叫做:【這樣的尾巴可以做甚麼?】,台灣的小讀者們也能邊猜邊學呦!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美國八年級以上 #種族歧視 #青少年小說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reading level: Lexile:HL590L ; Guided Readin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