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 星期二

They Both Die at the End. By Adam Silvera.

(Amazon 連結)


#LGBTQ_fiction

#生命教育

#booktok暢銷書

They both die at the end. By Adam Silvera.
(Reading level: about V)
如果未來裡有個機構能做精準的死亡預測,在任何人只剩24小時生命時,會打電話通知他,讓人能做好心理準備再死,你會希望活在這樣的未來嗎?

住在紐約市原本相互不認識的兩個青少年,17歲的Rufus 跟18歲的Mateo,在某天的半夜分別接到死亡通知機構 (Death-Cast) 的電話,告知他們,他們的生命將在24小時之內結束。

幾個月前才失去家人目前住在寄養家庭的 Rufus,以及出生時媽媽就去世、爸爸兩周前剛突發腦梗陷入昏迷的 Mateo,兩人都在人生低潮而以為人生很難再更糟的時候,接到了這個告知自己生命盡頭將至的死亡宣言。茫然的兩人不約而同地下載了為將死之人(Deckers) 所發明的手機交友軟體 Last Friend 而認識彼此,一起攜手度過了人生最後的二十幾個小時….

在這二十幾個小時內,與最愛的親友告別、面對自己的害怕與過去、做自己想而不敢的挑戰…

這本書在2018年發表時,名列暢銷書排行榜數週,後來掉出榜單。但最近因為#booktok 的盛行,再度受到廣大的關注,從2020年秋天開始再度進到紐約時報青少年暢銷書的前幾名,並一直蟬聯至今。跟他一樣類似情況的小說還有前陣子介紹的 "We were liars".

這本書是目前我看的三本 booktok 暢銷書裡,我最喜歡的一本。它雖然問了一個永恆不墜的老問題:「如果明天就是我的末日,我要怎麼度過今天?」,但它卻獨辟蹊徑,讓有著無限可能的18歲青少年們來尋找自己的答案….

再來,它明目張膽地大聲宣告這本書的結局:主角都在最後死了! 告訴你,這本書的兩個主角可沒有主角威能,不會有個幸福幸運的結局。讓你一邊好奇他們會在人生中最後的珍貴時刻,做了甚麼,經歷甚麼,了結甚麼,頓悟甚麼;讓你一邊認識他們,同理他們,慟他們所痛,愛他們所戀,希望他們能再有更多的未來,卻又同時知道你終究將失去他們.....

但看似悲劇的結局,卻傳達出非常入世的價值觀:
We all die at the end. But what matters is "how did we live?".
如果人終將一死,那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將是我們如何度完我們這一生.....

給父母的小提醒:
這本書內容有不少S-word,也有一點點F-word,畢竟裡面的主角之一 Rufus 是比較衝動性格的青少年男生,自然比較容易有這些話語出現。另外,這本小說也有LGBT+的內容,我個人不覺得是問題,但還是得讓家長知悉。
八年級的小米也覺得這本書的題材很特別,作者文筆流暢很能打動讀者的內心,代入感很強,她覺得七年級以上應該就夠成熟能看了。我自己則覺得等八年級以上比較好,就由家長們自己定奪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美國八年級以上 #種族歧視 #青少年小說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reading level: Lexile:HL590L ; Guided Reading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