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Small spaces. By Katherine Arden

(Amazon Link)

 #青少年懸疑驚悚小說

Small spaces. By Katherine Arden
(Reading level: about M)

六年級的 Ollie ,是個天才少女:數學、西洋棋頂呱呱,還是十分厲害的壘球投手。但她卻因為媽媽意外身亡而對所有事情與人失去興趣,唯有把自己投入閱讀裡,才能讓她的心思暫離對媽媽的想念。

某天她因緣巧合得到了一本名為 Small Spaces 的舊書,一讀之下讓她對裡面懸疑故事的發展充滿好奇,卻也發現隔天全班校外教學要參觀的農場,原來居然正是舊書中人物的後代所經營的!莫非她所讀的詭異內容不是小說,而是真人真事?這麼一來,舊書中所提到那個能應許他人願望的微笑男人到底是誰?而所謂的 small spaces 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自己平常是對驚悚、恐怖或懸疑電影或小說敬謝不敏,但因為萬聖節就近在眼前,學校發的書單或圖書館的推薦讀物總會或多或少推薦一些應景小說。所以我就借了這本給六年級的小米看,小米簡短的評價是:「This book is a little creepy but it’s not too scary. Just like childish scary, it is good.」

我自己看了後,覺得這本真是相當應景又不至於太恐怖的驚悚小說。作者的鋪陳在懸疑度上恰到好處,不斷埋梗也讓讀者忍不住想看下去。埋完梗後再以校車於 field trip 歸途中拋錨做為驚悚劇情的展開,以及稻草人形象的詳細描述與恐怖化,很符合孩子的學校生活與萬聖節常見稻草人裝飾的生活印象。

所以我必須說這本書雖然十分不適合膽小與想像力豐富的孩子😆,但還蠻適合想在書中尋求刺激跟懸疑感的十歲以上小孩🎃

書中的驚悚程度的確像小米說的,是可預期的內容,也不噁心。反而帶著許多友情、勇氣與親情的正向色彩,再加上很簡易直述的文字,平常就愛看冒險小說的小青少年們,應該會覺得蠻好看的。

推薦這本在 Amazon 讀者評價中有 4.5 顆星的驚悚小品給不想只在萬聖節要要糖而想認真「體驗」萬聖節的大膽青少年們!也推薦給只想看一點點恐怖而不要太恐怖的小說的大人😉

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Harriet the Spy. By Louise Fitzhugh

(Amazon Link)

 #有中譯本

#不是偵探小說喔
#給愛觀察與批判的難搞孩子與想了解他們的父母

Harriet the Spy. By Louise Fitzhugh
(Reading level: T)
六年級的 Harriet 有個志願:她長大想當間諜,能用窺探與觀察來了解世間所有人的所有事。
她的家庭教師 Ole Golly 是從小陪她長大的住家保姆。上流社會的爸爸忙於工作、媽媽忙於貴婦應酬,嚴格、富有學識卻又關心了解 Harriet 的 Ole Golly 便成為她心中亦父亦母的人生明燈。Ole Golly 看到 Harriet 敏銳的觀察力與寫作的能力,便以 Harriet 想當間諜的志願來鼓勵她記下周遭所觀察與領悟的人事物。

Harriet 因此習慣將她所聞所見所思的所有心得寫入她的秘密筆記本裡,裡面的內容五花八門,也充滿有點傷人的誠實。

這種生活在故事中段迎來兩個重大轉折:
1. Ole Golly 要結婚並得搬離 Harriet 的生活
2. Harriet 的秘密筆記本被同學撿到,裡面批判別人的紀錄深深傷害了她的好友與同學。

失去人生明燈又成為眾矢之的,Harriet 陷入無所適從的悲傷、孤單與憤怒。成為刺蝟也不被理解的她,該怎麼辦呢?

這本在1964(55年前)出版的青少年小說,很受歡迎卻也造成很多討論與爭議。

這個數學很爛(六年級但加減法還不太會)、數學課都在放空,但在文字、觀察力與想像力卻是天才的孩子,她的誠實、執拗與強悍不服輸,充滿青少年那種想和世界衝撞卻又內心脆弱的矛盾,很難讓人在閱讀後忘記她。

她在筆記本裡所記下的批判觀察與因應排擠而強力反抗的不溫馴個性,也會引發一些強調乖巧的父母讀者的不認同,因為主角 Harriet 絕對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role model,也不是一個英雄人物,也不好笑,但她卻可能帶給很多青少年讀者一種「終於找到同在孤島奮戰的同路人」的感動與安慰。

這本55年前的小說中,對自己女兒不知所措的父母,選擇找兒童心理醫生的舉動,在當時的年代,也是很前衛的作法。也是這個心理醫生,看穿了她內心的需求,進而指引了父母正確的方向。

我很喜歡作者最後為主角找到的出路,讓她又能保留自己的獨特,但又學著怎麼跟周遭和解......

推薦這本列為美國百大兒童小說第16名、被譽為青少年寫實小說先鋒的經典作品,給所有愛想像、愛觀察又充滿反骨的五年級以上讀者們。更推薦給想了解強烈個性的青少年孩子的家長、老師與心理、諮商工作者!(不習慣看英文的大人們,可看中文版喔!中文書名叫做:【超級偵探海莉】)

這故事也有改編為電影,但電影評價並不是很好,我自己沒看過,所以就不予置評囉!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The Strange Case of Origami Yoda. By Tom Angleberger

(Amazon Link)


 #有中譯本

#星戰愛好者
#摺紙愛好者
The Strange Case of Origami Yoda. By Tom Angleberger
(reading level: T)
就讀六年級的主角 Tommy 的同學中,有個同學是大家眼中的”奇葩”, Dwight。他總是特立獨行: 他會在舞會中跳奇怪的舞、經常穿著難看的 t-shirt、時而突然發怔出神不理人、與人對話時又常有天外飛來一筆的回應等等。種種令人側目的行為,讓重視面子的青少年男孩們,總是儘量跟他保持距離,避免讓人把自己跟 Dwight 產生連結。但在某天舞會上, 當Tommy 陷入是否該約某女生跳舞的天人交戰時,Dwight 突然對著 Tommy 伸出手指,秀出了一個紙摺的 Grand Jedi Master Yoda 的手指娃娃,然後以Yoda 特有的說話方式,給Tommy一個奇特的建議,這個建議意外地免除了Tommy被嘲笑的可能。從此之後,Tommy與其他男女孩們在各種機緣下,開始半信半疑地尋求/接受了這個紙摺尤達大師睿智 (?) 的建議。

這本書之所以叫作The Strange Case of Origami Yoda (中文: 尤達大師神祕檔案),是因為Tommy 想要收集各種 Yoda 的”神蹟”來了解真相:

Yoda 手指娃娃的睿智(?)建議,到底是 Dwight 裝神弄鬼的假象,還是Dwight真的被Yoda的原力附身 (起乩的概念….)?

這本小說借由主角 Tommy收集不同孩子的自證詞,描述國中生們的學校生活、同儕困擾與情竇初開。藉由不同孩子的視野,你能看到青少年們那種很想知道別人怎麼看自己、很怕被嘲笑的許多行為與心情。輕鬆好笑卻又貼近孩子內心與生活的故事內容,是一本很容易獲得四年級到七年級孩子認同的一本書。也難怪這本書在2010年出版後,大受好評 (目前在Amazon 有4.7分的評價),成為作者Angleberger星戰摺紙小說系列的第一本書。從這本書出版後的九年內,作者以此星戰摺紙系列另出了五本小說再加兩本手作書,可見其受歡迎程度。對星戰頗有概念又喜歡搞笑書籍的小米,對這系列算是有相當高的評價,而這本書也是她在這系列裡排名前三名的一本。

話說,這本書雖然是以 Star Wars 裡的經典角色 Master Yoda 作為故事的軸心,但對完全沒看過星際大戰的讀者,閱讀起來也毫無障礙。當然,對星戰人物有基本概念的人,娛樂性自然會加分更多。

這本書也有中譯本喔! 中文書名叫做:【尤達大師神秘檔案】。所以台灣的小讀者們也可以一起感受尤達大師的原力!

最後,當然一定要以 Yoda 的語氣為這本書下個註腳:
“Read this book you must, enjoy it you shall!”

2019年9月9日 星期一

Knucklehead: Tall Tales and Almost True Stories of Growing up Scieszka. By Jon Scieszka

(Amazon Link)


Knucklehead: Tall Tales and Almost True Stories of Growing up Scieszka. By Jon Scieszka.

(Reading level: R)

#男孩們的家庭生活
這本是知名童書作家 Joe Scieszka (註)寫的是童年生活趣事雜記。
看到一則15年生10男的蘇格蘭媽媽的新聞,忍不住想到這本書,因為作者的媽媽跟這新聞的媽媽一樣是護士,也生了一堆男孩(雖然作者的媽媽「只」生了六個)。作者是六個男孩中的老二。他寫到他的童年記憶裡,媽媽每過一兩年就會消失幾天,然後就就會抱回來一個男嬰,說「你(又)有弟弟了!」。然後房間從樓上慢慢往下搬,最後住到地下室。所以我看到這則新聞時,忍不住想,「哇!那這家庭的老大老二看著媽媽不斷抱弟弟回家,看了十幾年耶!」😜

這本小說寫了很多令我這個做媽媽感到有點驚訝又好氣好笑的生活瑣事。雖然我有個弟弟,但對於在”男生宿舍”的成長故事還是覺得有點驚奇。不過當我老公(他只有哥哥沒有姊妹)聽我講書裡一些男生的搗蛋創意(譬如說,用尿尿打架.....)行為時,他卻覺得再自然也不過了...

所以我猜,這本書應該會引起很多男孩(尤其是在兄弟堆裡成長的皮蛋男孩)的共鳴。小說由非常短的生活小故事組成,不難閱讀。有點像「君偉上小學」的那種小說。推薦給三年級以上的(尤其是家裡只有兄弟的)男孩們。

註:Joe Scieszka 出名的兩本繪本: The Stinky Cheese Man: And Other Fairy Stupid Tales 與 The True Stiry of the Three Pigs

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Runaway Twin. By Peg Kehret

(Amazon Link)


#寄養家庭

#談歸屬
Runaway Twin. By Peg Kehret
(Reading level: X)
Sunny 三歲時,她的單親媽媽與外婆同時喪生於一場車禍,雖然姨婆收養了她,但卻很快地放生她,讓她只能流落於不同的寄養家庭裡。雖然她終於遇到了一個關心她的寄養媽媽,但 Sunny 始終渴望著那個過去真正屬於自己的家庭,與想念她三歲喪親後就失散的(異卵)雙胞胎姊妹 Starr。這樣的內心渴望與因緣際會撿到一大筆錢的”鼓勵”,讓13歲的她決定挺而走險,離家出走回到自己的故鄉去尋找她的姐妹,尋找她內心嚮往的安定歸屬。

Sunny所在的寄養家庭在Nebraska州,距離華盛頓州的故鄉小鎮有1300英哩(有五個台灣那麼長),一個單獨上路的13歲小女生,要怎麼抵達她的目的地?途中她會遇到什麼?她真的能找到她的雙生姊妹嗎?而所謂的家又在哪裡呢?

這本書是小米將上的中學所開的暑假讀物之一,也是她看完了學校列出的11本後,特別跟我推薦的其中一本。

作者在劇情上巧妙的鋪陳與書中角色的塑造,讓人很快地喜愛上書中許多角色,忍不住想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而一直地翻閱下去。閱讀速度不快的我,能在數小時內把他看完,實在也是因為捨不得把他放下來!

這本書本封面充滿驚險緊張的氣氛,主角的成長過程也很沈重(主角的親人過世、姊妹分離、被棄養、在不同寄養家庭裡的飄蕩),但作者的筆觸使得故事氣氛跟主角都散發一種堅強的特質,讓讀者不會感到無望的悲傷,反而很想跟主角一起去探索,看看是否最終能找到那個能讓內心有所歸屬的避風港。

看完書你會再次體悟到,
有時候,人就是得去眾裡尋他千百度,才會發現自己想要的,就在燈火闌珊處...

也許,在別人的眼中,這些離家出走、經歷威脅與危險的結果,還是回到原點。但,在自己的心中,這原點已不是原點...而是無法取代的體悟與珍惜!

推薦這本在Amazon上有4.8顆星的書給喜愛溫馨帶一點冒險的 realistic fiction 的讀者們!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美國八年級以上 #種族歧視 #青少年小說 The Hate U Give. By Angie Thomas (reading level: Lexile:HL590L ; Guided Reading L...